4月16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2018会员日暨新技术支持未来教育展示观摩”活动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其中,“智慧教育 因AI而能:人工智能助力新中高考实施策略研讨会”作为分论坛活动,尤为引人注目。本次研讨会,邀请到国内教育领域专家、名校校长、优秀行业代表等齐聚一堂,围绕着如何发挥人工智能助力新高考,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国家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院长王本中作了题为《新中高考政策解读》的主题报告,从“高考改革的新变化”“课程方案的调整”“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引领”三方面展开阐述,既从宏观层面对国家推动高考改革的远景目标作了详细解读,又条理清晰地描述了新高考政策对初、高中学校工作将带来的巨大挑战与发展机遇,同时积极建言献策学校从“育分”转向“育人”,重点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在主题报告中,王本中先生提到学校应积极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手段,进行“生涯规划、选科指导”,为高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王本中院长作主题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的骆方副教授作了题为《新高考政策下学科潜能测评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的主题报告,介绍了相关团队在课题研究方面的进展与成果,该课题着眼于对学生的能力、兴趣等进行准确度量,帮助学生进行学科决策,协助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进行前瞻性规划。在研讨会上,课题研究团队与科大讯飞公司共同开发的“生涯规划学科潜能测评系统”正式发布。据介绍,该系统是国内首套高中生学科潜能测评系统,能够发现学生学科优势,预测各科在未来高考中的优劣势,有效帮助学校引导学生选择优势学科。
 骆方副教授作主题报告
 “生涯规划学科潜能测评系统”正式发布
北京一零一中学副校长熊永昌、北京十二中副校长王自勇分别从各自学校的实际经验出发,分享新中高考政策影响下的学校教学改革以及智慧学习相关经验。王自勇提到:“智慧课堂在资源、内容方面更为丰富,还可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把握课前、课后时间,完成课前预习、课中立体化交互、课后批改作业并个性化辅导,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让课堂更高效。”
除上述专家报告及学校分享外,科大讯飞公司总监刘浩还介绍了他们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最新技术进展,以及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行业的落地应用。

 与会观众在科大讯飞展区参观体验
当下,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帮助学校的教师、校长进行教学和学校管理,已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大趋势。可以预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进步发展,新中高考政策下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将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